深圳一个老旧小区近日投入使用两部新装的共享升降机,为当地居民告别「爬楼时代」。这些升降机使用 AI 识别系统收费,居民按次支付费用,单次收费介乎0.2元至0.8元。
罗湖区南湖街道新南社区是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,当地居民多为老年人、孕妇和婴幼儿等行动不便人群约30人。为了解决这些居民上下楼的不便,社区引入了共享升降机模式,无需业主承担大额安装费用,而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次付费,不乘搭便不用付费。
这些共享升降机由神州通立电梯(深圳)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和维护。居民只需通过 AI 人脸识别系统便可使用电梯,费用会自动从预设账户中扣除,大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。
这一创新共享模式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,不仅减少了经济负担,还解决了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安装电梯的问题。值得一提的是,升降机的安装以及后期维护费用均不需业主付钱。
据业内人士指出,近年来,全国各地试水共享升降机的案例并不常见,但具体落地操作中建设资金如何筹集、使用电梯如何收费、达到什么标准可以申请安装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。
社区居民代表卢楚汉表示,共享升降机模式有效协调了小区内不同业主的意见,解决了前期出资难的问题。他说:「不用一次性大额支出,大家对这种模式都很支持,而且后续养护维修由企业承担,这让我们更加放心。」
而在一次性大额投入的情况下,第三方公司要想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,关键点在于政府的补贴和升降机内的广告收益。
有法律人士表示,共享升降机模式将长期使用成本分散至小额定期支付,极大降低了居民的个人负担。对业主来说,除了考虑技术安全和服务保障外,还需要充分评估使用权与相关权益间的平衡。
深圳市罗湖区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共享升降机模式的普及。目前,南湖街道办已开始申请政府补贴,并计划在其他有需求的小区推广这一模式。政府和企业的合作,为居民提供了更便捷、更安全的生活环境,也为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